在经历了年初两个月因假期因素技术性回调后,北京商报记者 4 月 1 日统计发现,北京的二手房在 3 月突破 1.9 万套,达到 19234 套,环比增长 61.96%。数据增长的同时,市场也呈现出量价双稳特征,即交易规模与成交价格趋稳。与去年底在政策驱动下的二手房成交量爆发式增长不同,多位头部机构热门片区的门店经理反馈,在没有新增政策的前提下,3 月成交量通过自行修复站到了一年来的高点,显示出市场韧性。业内分析,这一表现标志着北京二手房市场已逐步摆脱政策依赖,进入自主调节的良性循环阶段,企稳态势进一步明确。
刚需房成交占比达 70%
刚刚过去的 3 月,得益于政策效应的延续以及刚需购房群体需求的增长,北京二手房市场持续保持火热态势。
常年在楼市一线的二手房中介经纪人,最先感知到市场的变化。位于丰台大井片区某头部中介机构经纪人葛东表示,3 月门店已成交 15 套房源,相比 2 月的 10 套提升 50%。如果计算上强意愿的订单,预计本月成交房源可达到 20 套。
3 月该门店已成交 10 套房源,较 2 月的 6 套增长 66%。若计入意向强烈的订单,预计本月成交房源可达 15 套。
从成交房源面积来看,60 — 80 平方米的刚需户型依然是销售主力。葛东表示,该面积区间房源价格集中在 200 万— 300 万元以内,成交占比可达到 70%。
葛东分析认为,该片区房源总价低、交通便利且周边配有大型商超,因此受到首次在京置业年轻群体的青睐。
总价相对低、适用性好的户型成为 3 月北京二手房市场的主要成交户型。北京西城三里河和德胜片区,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、成熟的生活配套和丰富的教育资源,一直是有娃家庭购房的热门区域。
三里河片区某头部中介机构经纪人李想告诉记者,去年 7 月至 8 月期间,受二手房市场波动影响,成交一度陷入拉锯。20 组购房者咨询电话中,有一半是咨询面积约为 120 平方米的房源。如今,随着市场回暖和房源总价的回调,大面积房源因价格提升性价比降低,所以咨询小面积户型的人数明显增多。
" 现在 20 组咨询电话中,至少有 15 组是咨询面积约为 60 平方米的房源。" 李想以 3 月成交的一组订单为例向记者说明,该组客户是一对中年夫妻,考虑到孩子教育等问题,原计划在该片区购买一套 120 平方米的房源,但在得知房屋总价需近 1400 余万元后,无奈放弃,转而购买了一套 63 平方米的小户型房源。
用这对夫妻的话来说,63 平方米的房屋足以满足一家三口的居住需求,同时也能兼顾教育需求。与其在购房上多花费一倍的资金,不如将省下的钱用于后续的教育经费。
市场转暖,小业主也不敢贸然提价
购房者买房需求变化的同时,小业主也没有出现此前反弹时的涨价,而是更尊重市场定价。
位于丰台枣园片区的某头部中介机构经纪人赵如雪表示,去年 9 月,北京楼市 " 组合拳 " 出台前小业主为了成功售出房源,多采用 " 以价换量 " 的方式出售房源,彼时议价空间最高可达 30%。
" 组合拳 " 出台后,部分优质房源因为咨询量和带看量的增加,导致小业主信心增强率先选择回调价格,幅度最高至此前的 20%。
然而,部分小业主的盲目涨价行为导致潜在客户流失。但在政策的强力刺激下,此前持观望态度的刚性需求购房者信心增强,合理的价格调整符合其心理预期,从而促使他们作出购房决策。
赵如雪认为,随着政策效应的减弱,3 月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成交更多依赖于市场自身的需求。从赵如雪近期完成的 5 笔交易来看,价格调整幅度有所收窄。其中一套房源在 1 月挂牌时,价格比同小区同户型房源高出 15%,这导致该房源的带看量和咨询量远低于其他房源。挂牌一个月后,小业主接受了经纪人的建议,将挂牌价下调至 5%。尽管价格仍高于其他房源,但由于楼层、朝向等优势,在价格调整后仅两周内就吸引了 10 余组购房者咨询,并于 3 月完成交易。
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,这种现象主要源自市场对房价预期的理性回归。当前市场呈现双向调节特征,一方面,前期盲目调价的房源正在回归合理区间,另一方面,老旧小区房源持续筑底。这种价格信号的稳定,促使买卖双方形成更理性的决策机制——购房者不再因追涨恐慌入市,转而从容筛选优质标的;持有多套房产的小业主则加速资产腾挪,主动挂牌非核心资产以优化配置。
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看来,当前市场整体表现为价涨量稳,部分此前跌幅较大的区域,价格已有所回升。他表示,虽然前几个月北京二手房价格有所上涨,但在 3 月,平稳成为主流趋势。究其原因,影响楼市的基本面因素并未发生显著变化。在政策支持下,市场正逐步企稳。
新房外溢带动 4 月市场持续升温
二手房市场热度真实地体现在数据上,根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,3 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为 19234 套,环比增长 61.96%,同比涨幅达 34.69%。这一数据成为一年来北京二手房市场月度成交第二高峰,仅次于 2024 年 12 月政策落地后的成交量。特别要提出的是,在 3 月的最后一个网签日,北京二手房当日网签量达到 1386 套,日网签破千套,也给小阳春的首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郭毅分析称,3 月二手房市场成交升温,首要驱动力源于教育配套需求。每年 4 月 30 日作为入学信息采集截止节点,促使上半年尤其是春节后形成特殊交易窗口期。对有学区需求的家庭而言,3 月不仅是集中看房决策期,更是加速网签流程的关键时段——为确保孩子顺利入学,家长往往需在此前完成过户手续。这种教育刚需与购房时效性的叠加效应,成为推动 3 月二手房市场成交走高的重要动能。
购房者本身的内需之外,近期,海淀等区域新房市场的火爆也为二手房交易注入了强劲动力,其外溢效应显著推动了二手房成交量的攀升。据大兴西红门片区某知名中介机构经纪人赵宝全透露,其 3 月促成交易的 3 笔订单中,有 2 笔业务的小业主因已购置新房,为缓解后续还贷压力出售现有房产。
" 新房市场的活跃态势对二手房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。" 赵宝全以近期完成的一笔交易为例,该小业主于去年底在西红门区域购置了一套面积为 130 平方米的新房,在偿还了 3 个月贷款后,感到偿债压力较大,加之所售房源因房龄较老,其出租收益不足以覆盖每月贷款支出,因此选择适当降低售价以加速房产流转。
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,随着北京新房成交量连续 5 个月环比递增,刚需群体向二手房市场分流趋势明显,形成 " 新房带二手 " 的联动格局。
根据麦田房产数据,3 月截至 30 日,北京二手房(麦田覆盖楼盘)新增挂牌房源环比上月高出 31.2%,春节过后,小业主挂牌积极性显著提高。
与此同时,春节后新增看房客户也在迅速增加,麦田房产数据显示,截至 30 日,3 月新增客户量和 2 月相比增长超过 40%,春节积压需求和节后新增需求集中释放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,总体而言,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场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,这一表现总体上值得肯定。在政策层面,应积极发掘并充分利用潜在的政策资源,做好政策储备,并可以借鉴如南京等地出台的相关政策。若部分房源能够实施 " 低首付、低月供 " 的购房措施,将有望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。
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
有话要说...